原產地為南非、巴西、錫蘭,耐陰性佳,喜高溫,
是易種植的觀葉植物。
虎尾蘭的生性非常的強健,耐陰、耐旱,對於空氣污染的抵抗力強,
盆栽、庭園種植或做綠色籬笆都非常的適合,
用分株法或葉插法繁殖。一盆六吋大小虎尾蘭,可淨化10平方公尺的空氣。
因為葉片肥厚多肉,質地堅硬且挺立,
再加上它的葉片上具有深綠色橫條斑紋,有如老虎尾巴,
故稱之為「虎尾蘭」。
虎尾蘭喜歡高溫的環境,耐陰性佳、
生命力強,因此又名「千歲蘭」;
又葉子的纖維可以作弓弦,所以還有一個名字叫「弓弦麻」。
虎尾蘭的名字雖然有個「蘭」字,
但事實上卻與蘭花一點關係也沒有。
它的花呈白色至淡綠色,
開花時自葉叢中間抽出挺直的花軸,
在上頭著生多朵小花,呈現圓錐狀。
在臺灣主要作為觀葉植物,
無論是庭園造景或居家擺設都很常見,
應用十分廣泛
虎尾蘭與其他植物最大差異為
日夜均可吸收二氧化碳後於日間釋出氧氣。
虎尾蘭為非洲原產的龍舌蘭科多年生肉質植物。
葉緣帶黃邊的叫黃緣虎尾蘭。
如果用葉插法繁殖,
新長出的葉子的黃邊會消失,全部變成綠色的,
很奇妙吧!
虎尾蘭的長葉具深綠橫條斑紋,像老虎的尾巴。
因為耐旱所以叫千歲蘭,
葉子的纖維可以作弓弦所以又叫弓弦麻。
虎尾蘭需要充足的陽光,
要將其放在通風良好的向陽處。
夏季移至室內有散射光處,
冬季放室內陽光充足處。
雖亦能耐陰,但長時間的陰暗條件會使其葉片顏色發暗。
生長適溫18~27℃,低於13℃即停止生長。
室溫保持在10℃以上即可安全越冬。
澆水要間乾間濕。
對水的硬度要求不嚴,一般水都可使用。
生長季節每天向葉面噴1~2次水,保持空氣濕潤,以利葉色濃綠。
冬季控水,要在盆土乾至一半再澆水,
特別注意排水。
否則多餘的水積聚起來,會對植物造成危害。
虎尾蘭被公認為天然的清道夫,
可清除空氣中的有害物質,
在日本及韓國是相當受歡迎的觀葉室內植物。
極易栽種,
只要剪下葉片將較近根部的切口朝下插入砂質地,
約一個月後即會發根萌芽。
不管是全日照、半日照或較陰暗處,
虎尾蘭均能生長,耐旱耐陰。
筆直的葉片釋放的芬多精量相當大,
會產生負離子,又可抑制活性氧。
英國人說它長得像「婆婆的舌頭」,
日本人覺得它像武士刀將它視為避邪物。
虎尾兰为多年生草本,具有匍匐状根状茎。
叶蔟生,常2~6片成束,叶片直立,革质,肥厚,
先端有一短尖,暗绿色,有浅灰绿色的横纹,
因斑纹如虎皮而得名。高越80厘米,宽3~7厘米。
春夏开花,穗状花序,小花3~8朵一束,
花白色或淡绿色,有香味。
虎尾兰喜温暖的气候,生长适宜的温度为20~30度,
不耐寒,低于13度时停止生长,越冬气温不低于8度,
温度过低时常自基部腐烂,造成整个植株的死亡。
虎尾兰喜光,但夏天应防止烈日暴晒,
十分耐阴,可在阴处长期陈设,
虎尾兰是沙漠植物,能忍耐恶劣的环境条件。
繁殖通常用分株法繁殖。
分株通常在春秋两季结合脱盆进行。
把植株从盆里脱出,用利刀将子株和母株分离,
要尽量避免损伤根系,
让割离的子株尽可能多的多带些根系。
子株分离后要置放于室内阴暗的地方,
防止雨淋,并控制浇水,以免导致切口的腐烂,
待新叶长出后才能转入正常的养护。
大量繁殖虎皮兰时可用扦插法。
扦插在5~7月间进行,选择健壮充实的叶片,
将其切成5~7厘米的小段,也可用整叶扦插,
切下的叶片要置于干燥阴凉的地方数天,
让切口干燥后,直插或斜插于介质中,
插入深度为切段长的1/3或1/2,
插后浇一次透水。扦插时要记住插穗的上下位置,
插反了就不会生根。在15~20度的条件下,
约一个月就会从基部发根或长出根状茎,
并逐渐长成新株。待小苗长出2~3片叶时可上盆定栽。
不要加太满的水,把根都浸了,
要让一小截根露在水面上,可以吸收氧气。
夏天三四天换一次水,
冬天要六七天~~~看水的混浊程度~~~~~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