驅蚊草
學名: Pelargonium X Citrenella
科屬: 唇形科神香草屬
類別: 多年生草本植物
驅蚊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;
生存溫度在-3℃以上;
室內外可栽培。
驅蚊香草又名驅蚊草香葉天竺葵,
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,具有很強的生命力。
莖梢多汁,葉互生,邊緣有波形的鈍鋸齒,葉面光滑。
驅蚊香草在南、北方家庭的庭院和室內均可栽培,
北方在冬季可在保護地或室內栽培,
全年適合於家庭或賓館內栽培。
也可盆栽。
驅蚊草可以釋放出一些天然精油,
對蚊蟲有驅除作用。
一盆20厘米高的驅蚊草,
可以在10平方米的房間里有效驅蚊。
不過,雖然驅蚊草有美化環境、凈化空氣作用,
但由於氣味特殊,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。
特別是像夜來香這種香氣過濃的植物,
長期放置室內,會損害人的神經系統。
因此,在購買驅蚊草時一定要先聞聞味道,
看自己能不能接受,也可以諮詢一下園藝師,
以便科學擺放驅蚊草。
「家有無名香草,四季蚊不叮咬!」
這種神奇的花草就是來自澳大利亞以及非洲鄉野的驅蚊草。
雖然這是其後人們給它命的名,
但之前人們早就發現,把這種有檸檬香味的小植物養在屋子裡,
未用任何藥劑,蚊蟲卻像躲避瘟疫一樣悄悄逃逸。
一般溫度越高,香味越濃,驅蚊效果越好,
因而夏季是其驅蚊高峰期。
幼苗發育很快,半年可生長成熟,
二年主枝逐步木質化,
還可造型盆景,
有很好的觀賞價值和驅蚊效果。
驅蚊草適應性強,屬多年生草本植物,
室內外可栽培。它常年散發鬱郁的檸檬香味,
具有驅避蚊蟲、凈化空氣的效果。
真正實現了不用噴葯,不用煙熏,
生物自然驅蚊,無任何副作用。
無疑驅蚊香草是自然界與現代高科技生物工程的完美結合,
是人類最理想的驅蚊產品。
該產品的問世為現代人類生活起居
及工作學習環境的改善和維護有劃時代的意義。
通常播種、扦插繁殖,在春、秋季扦插容易成活。
3月上旬將種子播入潔凈的細沙土中,
深3厘米。
插後過4小時再澆透水,
以後保持盆土滋潤,不可過干或過濕。
早春放室內溫暖明亮處。
室溫20℃左右,約1個月即可發芽、髮根。
隨後分栽,用普通培養土上小盆養苗,
待苗長壯自盆底孔冒出白根,
用加肥培養土下墊一些碎蹄片作基肥,
換到菊花桶盆定植。
驅蚊草生長快,
每年需換盆增土加肥1次,
通常在早春2月至3月上旬,
先強修剪,每枝只留基部3個側芽,
然後脫盆,將周圍老朽根須扒掉,
換新的加肥培養土並施上基肥。
4月上旬發出新枝后,
每周追施1次稀薄有機液肥,
下旬移出室外即陸續開花。
6月上旬搬到陽台內側散射光處。
庭院養護轉移到樹蔭下、房屋東側或蔭棚下。
注意小盆土壤表面發白、
大盆土面下1厘米見潮時澆水。
7~8月高溫要經常噴水降溫,
保持周圍環境濕潤,盆中不可積水。
10月中旬早霜到來前入室,
冬季室溫不低於12℃,光照充足,空氣清新,
連續開花不絕。專業栽培供「五一」節日大量用花,
可於秋末重修剪,
入低溫室(10℃以下),保持光照充足,
控水保潤,適度通風養護。
驅蚊草的生物學性狀和栽培技術要點:
喜光,除夏季應稍有遮陰外,秋、冬、春三季應有陽光直射。
喜溫喜水,10-25℃為適生長溫度,
7℃以下,32℃以上的溫度不利生長,3-6天澆透水一次,
但不能積水。
喜中性偏酸性土壤,
一般15-20天施肥一次。
株高在30公分,40片葉時驅蚊效果最好,
黃葉應隨時去掉。
與一般的驅蚊產品比,驅蚊草屬於完全的天然產品,
沒有毒副作用。
同時,在炎熱的夏季,
它的清新氣味也能凈化環境,使人爽心悅目。
驅蚊草的用途大致可以歸結如下:
驅蚊草可造型作盆景,
如美麗的花卉,既驅蟲,又觀賞。
在辦公室、居室、營業場所(尤其飯店、賓館)
特別適用(一室1—2盆即可);
驅蚊草常年散發檸檬香味,
芳香四溢,清新空氣,安全驅蚊。
不用藥、不用熏,對人畜無害,
實現生物自然驅蚊。
社區、公寓也可大面積種植,構築驅蚊綠化帶。
尤其臨水社區。